453.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田间生产便道、抗旱水源)建设的建议
日期:2023-09-20  作者:  浏览量:12

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田间生产便道、抗旱水源)建设的建议

提议人

所属代表团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黄长秋

第十代表团

区农业农村委

区水利局

 

建议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田间生产便道、抗旱水源)建设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田间生产便道是老百姓最期待、最需要、最有用的农业基础设施。政府虽每年都下达修建生产生活便道的指标,但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田间生产便道的需求群众更为期盼,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目前全区基础设施跟不上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田间生产便道有所欠缺,给农民的种植、管理、采收都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增加了农民的劳动成本,降低了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区耕地多为丘陵岗地,由于灌溉设施不全,“望天田”居多,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害怕缺水,村民对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积极性也不高,部分耕地由于缺少水源灌溉,不得不撂荒,给整治撂荒地也带来不小难度。尤其是2022年7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降雨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受连晴高温影响,各镇街都遭受了干旱灾害,土壤不同程度缺墒,导致农作物受旱减产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9.1万公顷,村民的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群众矛盾愈发突出。

三、建议意见

农业农村委、规资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地区田间生产便道、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抗旱水源改造和新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加预算和建设指标,并综合考虑农业人口、幅员面积等因素适当分配到各镇街,逐步满足当前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理简述

 

A

津农业农村委函〔202385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53号建议的复函

 

经我委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走访调查,您在建议中反映的情况属实。田间生产便道、抗旱水源均为高标准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底我区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6个,完成建设面积80余万亩,项目总投资11.74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1.27亿元。但目前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低。难以满足项目镇村,及项目区农民群众日常生产及生活的需要,造成部分田地撂荒、给农民的种植、管理、采收都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增加了农民的劳动成本。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的通知》(渝农发〔202214号)要求,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为1500/亩(其中市级以上财政补助标准约1200/亩),但由于我区地形地貌基本为深丘与浅丘结合,平坝地区较少,造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测算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亩均投入须达到4000-5000/亩以上。

目前,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总体规划已通过市农业农村委评审,计划在20212030年期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5.66万亩。2022年我区开始在石蟆、永兴、先锋镇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该项目亩均投资4422元,至20233月底已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58万亩,项目总投资1.14亿元。2023年计划在白沙、朱杨、吴滩、永兴、西湖、龙华、油溪镇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6.04万亩,项目计划投资2.67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计划20239月开工建设。

根据您的提议,我委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一是加大水利设施及抗旱水源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使水利设施投入占总投资不低于50%,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适当增加田间生产便道及机耕道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需要。三是加大宜机化改造,将高程基本一致和形状不规整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以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作业需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热点新闻
  • ·
人大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