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打造全市最大蛋鸡走廊的建议
提议人 | 所属代表团 | 主办单位 | 协办单位 |
高健鑫 | 第十二代表团 | 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
|
建议正文
关于支持打造全市最大蛋鸡走廊的建议
一、江津蛋鸡养殖产业基本情况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蛋鸡养殖所属畜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该产业不仅能为市场提供优质鸡蛋,而且能够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积极培育壮大农村主导产业,促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
(一)产业底子厚实
2024年我区2000只以上备案规模养殖场37家,设计存栏蛋鸡200余万羽,全年禽蛋产量2.9万吨。目前推进的重点项目益海晨科300万羽蛋鸡产业园项目和绿派100万羽蛋鸡项目施工建设中,2025年上半年将陆续投产。投产后预计2025年全区存栏量达到500万羽,全年禽蛋产量9.1万吨,在全市常年存栏100万只以上的11个区县中位居前三。
(二)现代化设施设备使用率较高
规模养殖场以阶梯式多层笼养为主,饮水、环控、料线、集蛋、粪污处理等现代化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生产环节机械化率及土地利用率较高。
(三)品牌建设初具雏形
规模养殖场结合各自地域、品种、饲养方式等特点注册有“香满园”“浩丰”“禽芯”“凤薇”等商标10个,特色养殖规模100余万只,产品价格超出普通鸡蛋0.2-0.5元/斤,主要以鲜蛋批发,厂家自有渠道形式销往西南及大重庆的超市、农贸城等,价格随行就市。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一是用地困难。新建场选址需要避开基本农田、禁(限)养区、林地等地块,符合条件地块少,落地困难。二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大型养殖企业入驻周边,但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未做到统一规划。三是养殖手续繁琐。建设规模蛋鸡场需办理用地、环保、动物防疫、水土保持等手续,涉及部门多,既费时费力,还需要缴纳大量资金。四是项目资金投入少。建成近20家投用10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设施设备日趋老旧,面临更新换代,但近年来无项目资金支持蛋鸡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慢。
(二)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品牌规模不大。富硒蛋、桑叶蛋等品牌还处在培育阶段,生产规模小、品牌散、市场认知度低,尚未建立成熟的营销渠道。二是未形成有效合力。养殖企业习惯“单打独斗”,在生产销售、饲养技术、品种选育等信息和技术上缺乏合作共享意识,未能抱团发展,形成合力,难以有效发挥品牌价值,实现良性且规模化的品牌效应。
(三)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一是意外损失难以避免。蛋鸡规模养殖密度大,用电量高,且选址偏僻,一旦出现停电发现不及时等意外情况,极易在几小时的较短时间内造成蛋鸡大面积死亡,近半数养殖场愿意购买养殖保险。二是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禽流感、鸡新城疫等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依然时有发生,对蛋鸡养殖行业的危害不容忽视。三是产业链条不长,养殖利润微薄。全区鸡蛋精深加工企业匮乏,产品同质化高,易受到市场供给和养殖成本上升的冲击,压缩利润空间。鸡蛋批发均价长期保持在9元/公斤左右,2024年年初鸡蛋价格跌破了8元/公斤,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三、意见与建议
为推动江津区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打造全市最大蛋鸡走廊。
(一)出台支持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1.提前做好用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规划工作。联合规资、林业、环保、畜牧等职能部门,充分考虑养殖选址要求提前在全区辖区内做好用地前置规划及土地调规工作。同时,提前充分利用政策资金用于养殖基础设施(水、电、气)的配套建设。
2.指定一个部门牵头相关手续的办理。建议由农业农村委牵头梳理养殖企业手续办理的流程及办理所需的资料,如公司成立-投资协议签订-项目备案-土地流转-设施农用地-进出平衡-环评-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等手续。同时,出台减免相关手续需缴纳的费用政策,如进出平衡,水保费用等从而达到促进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
(二)发挥区域优势,共同打造加强区域品牌及宣传
由政府主导联合大型养殖企业,借助江津区天然富硒资源和校企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功能性鸡蛋(天然有机蛋、天然富硒蛋、桑叶蛋)。并通过企业营销平台及渠道、政府传媒、乡村旅游等方式进行宣传树立地方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出台区级支持蛋鸡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1.环保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改投入环保设备,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2.蛋鸡养殖保险保费补助:为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建议给予企业蛋鸡养殖保险保费补助。
办理简述
A
津牧医中心函〔2025〕15号
重庆市江津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5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蛋鸡产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息息相关。近年来,江津蛋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益海晨科蛋鸡养殖现代产业园项目和绿派100万羽蛋鸡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平稳推进,2026年全区可实现蛋鸡存栏600万只,成为全市蛋鸡养殖第一大区。
一、关于“出台支持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建议
目前,根据《江津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要求,做好蛋鸡养殖布局,安排专人做好益海晨科、绿派等重点蛋鸡项目服务,加强畜牧、农业、规资、环保、水利等部门沟通协调力度,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解决建设选址、通水电等问题,有效促进蛋鸡产业发展。计划起草《江津区“十五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将蛋鸡产业发展纳入规划重点内容。积极协调区财政局从2026年起将蛋鸡纳入区县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蛋鸡养殖保险,降低养殖风险。
二、关于“发挥区域优势,共同打造加强区域品牌及宣传”的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一江津彩”公共品牌,结合江津富硒资源,用于指导全区富硒蛋鸡养殖,打造“浩丰富硒鸡蛋”“君宝富硒鸡蛋”等富硒蛋鸡养殖品牌,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全市畜禽产品品牌展示等活动,提高江津天然富硒鸡蛋等品牌知名度。二是依托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畜禽)首席专家团队平台,联合重庆吉蛋多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内大型蛋鸡养殖企业,积极打造桑叶蛋鸡、花椒蛋鸡等特色蛋鸡养殖,注册“禽芯”桑叶鸡蛋商标,市场反应良好,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特色蛋鸡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关于“出台区级支持蛋鸡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带动畜牧业的发展”的建议
一是2024年向市级争取规模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150万元,其中100余万元用于规模蛋鸡场标准化建设,重点支持粪污资源化利用、自动化设备设施等内容,有效提高了规模蛋鸡养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助力蛋鸡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二是积极联系市农业农村委谋划蛋鸡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发展项目,全力争取资金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