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

2025-08-21

关于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的建议

提议人

所属代表团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赖小明

第十二代表团

区农业农村委

 

 

建议正文

 

关于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保护,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原址整改、新增耕地、高标准农田整治、撂荒地整改、非粮化、非农化等补耕地缺口,可谓是各层各级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整治出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龙华镇户籍人口40000多人,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分布在各地务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只有5000多人,留在农村的“种不好、不愿种、种不了、管不了”的土地该怎么解决的问题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三、建议意见

1.加大政策扶持:上级加大对撂荒地接管的村集体合作社运营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使用投入。

2.加大农药化肥的价格质量监管,规范合理地使用降低种地费用成本。

3.加大人才培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运用机械化种植,激发农民种地激情。

 

办理简述

 

  A

                                                                                               津农业农村委函〔2025〕64号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十八人大七次会议53号建议办理情况复函

 

一、争取政策扶持,调动种粮热情

近年来,我区从项目申报、评审、确定上,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项目。2025年,拟扶持13个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按70万元/村的标准,共计910万元。各镇街及村集体合理统筹安排项目资金使用,进一步发挥项目资金引领作用充分调动我广大农民群众保护耕地、提升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农资监管,降低种地成本

(一)明确重点,开展农资打假工作。开展赶场执法检查,以打击农资经营忽悠团、游摊违规经营为重点,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对辖区赶场地农资经营开展检查,抽查6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立案查处农资领域违法案件6起。

强化培训,全面铺开普法宣传。2025年农资打假暨农资经营人员法律法规培训会,宣传推广了农查查APP,教授农资经营人员如何使用农查查APP自行检查农资产品标签等方面的合规性,提升了其经营能力。依托放心农资下乡、普法宣传小板凳服务队在辖区各镇街利用赶集日驻点宣传,引导农资经营者、使用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农资使用者对农资产品的辨别能力,并引导其参与对农资产品的监督举证。

加强监管,做好农资抽检工作。协助市级对辖区8家种子经营者进行种子抽样,抽样种子15个。

        三、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确保粮食种植

近年来,每年结合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一是积极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针对返乡回乡人员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2020年以来,我区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4025人次,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产业人才队伍。2024年已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281人,兑现一次性奖补资金281万元,并遴选优秀人才参加“重庆市金融助力农村致富带头人大赛”,树立了丁小飞等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人才。二是持续开展农机人才培训。组织开展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驾驶操作培训至少200人。目前,全区拥有农机技能持证人才1300人以上。同时,每年整合乡村振兴项目等财政资金1000万元以上,重点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粮食机械化生产,实现节本增效,调动种粮积极性。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按照市级要求认真做好培训工作。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摸清需求,用需求来指导明确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查找实际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提升培训的质量。二是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依托小程序“巴渝新农人”收集整理培训需求,从行业部门、相关站科等渠道自上而下开展需求调研,遴选有真正需求的培训学员,重视质量。三是优化教学方式。减少课堂教学,增加田间实训和户外教学,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0 人访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