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补助的建议
提议人 | 所属代表团 | 主办单位 | 协办单位 |
王 刚 | 第十六代表团 | 区农业农村委 |
|
建议正文
关于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补助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宜居的重要抓手。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居民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缺乏认识,主动性不强,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甚至个别群众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因此成了环境整治工作的旁观者、局外人。二是部分群众自觉性还较弱。虽然大部分村居都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落实了村民主体责任,但是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焚烧秸秆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经费保障还有所欠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第三方公司虽然对3.5米以上农村道路进行了清运,但日常道路保洁完全不够。3.5米以下的农村道路由村居自行组织人员保洁,但缺乏经费支撑。一些村自身无力承担清洁乡村活动的经费投入,无足够的资金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及后期维护,农村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而导致村庄脏乱差问题出现反复。
三、建议意见
一是多渠道开展宣传。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手段,有针对性地引导群众理解、配合、支持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让群众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
二是不断夯实基础保障。大力推广院落制和积分制,对开展积分制院落制效果明显的村居不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实行以奖代补,不断完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实效性和综合效益。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促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办理简述
A
津农业农村委函〔2025〕39号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3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关于“多渠道开展宣传”建议
我委历来高度重视改善人居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2024年,组织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培训会2场次,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详细讲解“十个一”工作法以及破除难点堵点典型做法;依托人民网、华龙网、江津网等新媒体平台,刊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秀典型案例10余篇,以期典型带动;组织开展区镇村三级“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观摩拉练活动42场次,充分展示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成果;选派区镇村三级专员15名,下沉5个行政村、18个和美院落,促进示范辐射作用,营造环境卫生整治良好氛围。
2025年,我委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五清理一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发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意识,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二、关于“不断夯实基础保障”建议
一是大力推广院落制和积分制,示范引领,带动全域整治。2024年,我区175个行政村已实现积分制推广运用全覆盖,评比产生美丽庭院(院落)644个、清洁农户7785户。2025年,我委将持续以积分制为抓手,全面推行“积分制”赋能乡村治理模式,探索以“院落”替代“村社”作为积分单元,全域推广“小院家”数字乡村治理应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主动性,着力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引领作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项目为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齐短板弱项。由于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区委、区政府倡导大家遵循“少花钱多办事”原则,按照“微改造、精提升”模式,用小改造、小更新来实现大改变、大提升。我委将引导各村社以“项目为王”,科学谋划项目(如庭院经济项目等),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区审定”程序,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金,加快补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不断促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村容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