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提议人 | 所属代表团 | 主办单位 | 协办单位 |
谢 兴 | 第十六代表团 | 江津区市场监管局 |
|
建议正文
关于加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通过手机APP点外卖已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外卖行业在为大家带来便利、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隐患。比如,外卖平台商户加入门槛较低,商户质量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商户,只提供网上点餐,没有实体经营门店,且后厨设施简陋,卫生条件脏乱差,甚至个别商户在电商平台登记的都是虚假信息,直接加大了食品安全风险。
二、意见建议
一是把好准入关。严格执行网络餐饮商户的市场准入门槛和标准,对证照不全、无正规后厨、专门做外卖无堂食的商家,谨慎审批,整体提升外卖食品的安全水平和质量。
二是把好监督关。一方面完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管服务,完善监管制度,明确平台和商户各自的安全主体责任及惩处措施。另一方面突出监管重点。以外卖餐食质量为监管重点,采取常态化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卖餐饮商户的日常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经营场所环境和食品卫生达标。同时,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管。此外还要公开监管信息。公布公共的(非平台)投诉举报方式,发动群众参与检查和监督。定期公开监督检查结果,让老百姓多了解,更放心。
三是把好配送关。加强外卖送餐服务管理,强化安全培训,进一步规范外卖送餐行为,大力推广食安封签,减少配送过程中的污染,保障食品安全送至消费者手中。
四是把好宣传关。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对外卖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办理简述
A
江津市监函〔2025〕8号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严格准入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入网餐饮服务单位,一是严查已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资质,督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信息,及时更新许可变更信息,对不具备合法从事网络餐饮经营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及时清退,发现无证、假证、套证和无实体店的一律下线。二是强化现场核查,严格对照《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及食品经营现场审核标准等,核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功能设置及布局、食品设施设备配备、后厨环境卫生状况等,严把准入门槛,对不符合现场核查条件的一律不允许经营。三是督促配送单位规范配送行为,督促配送单位强化对配送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送餐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并定期清洗消毒,保证配送过程食品不受污染,切实保障外卖食品安全。
(二)加强日常监管。一是我局利用“重庆阳光食品”APP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检查任务责任化、清单化、项目化,目前全区已有2000余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纳入智慧监管。同时,持续强化对系统平台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证照合规性监测,以未公示证照、超范围经营等为重点监测内容,2024年共监测异常数据37条,有效处置率达100%。二是将网络餐饮安全列入常态化监管,对网络餐饮服务经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摸清底数,加强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和抽检检测,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同时,为加强对网络餐饮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检查发现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冒用他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入网经营等行为的从严查处,对涉及的违法经营者在各第三方平台同步清理,无证无照的督促第三方平台下线,对严重违法行为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三是形成食品安全三级网络监管结构,将局-所-协管员作为结点,强化网络餐饮服务经营监管,力争监管全覆盖,让网络经营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四是强化部门协作。加强与区商务委、区公安局、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强化信息共享,共同推进网络餐饮服务监管。
(三)加强业务培训。以培训为抓手,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配送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规定、加工操作流程、违法行为处罚、食源性疾病预防、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外卖食品安全管理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引导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注册使用“重庆阳光食品App”并开展内部人员培训,不断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大力提高食品从业人员、配送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四)强化智慧监管。探索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AI”建设,提升“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覆盖率,通过视频直播、AI智能识别等技术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后厨加工行为进行实时监督,既有效警示了从业人员又提升了消费者食品安全获得感,目前,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建设718家,覆盖率达35%。
二、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一是推进社会共治,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公开,我局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公布了食品安全投诉电话,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张贴于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含网络经营项目的经营者要在网络经营页面公示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信息,供消费者查阅。二是推广信息公开新模式,鼓励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在第三方平台公布明厨亮灶照片或实时视频,使消费者直观了解其实时加工操作的情况。三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餐饮商会等行业组织,加强宣传培训,出台行业规范,引导行业自律。四是妥善处理投诉举报,支持消费者举报投诉餐饮服务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和协调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妥善处置各类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案件及时严肃查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在网上公示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确保公示信息真实。督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线上培训、直播教学等方式,对餐饮从业人员、配送人员加强食品安全管控等知识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鼓励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在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公开加工制作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二)持续严格入网审查。对新入网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实地核查,确保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要求平台上存量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自查,及时下线无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利用平台技术优势,建立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数据库,进行许可证到期前提醒、许可证超期下线。积极推进政企数据共享,推动平台提高入网审查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