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四面山旅游发展的建议

2025-08-21

关于加快四面山旅游发展的建议

提议人

所属代表团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第十六代表团

四面山管委会

区文化旅游委、区国资委

 

建议正文

 

关于加快四面山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四面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其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四面山成了旅游避暑的胜地。但是一到十月份,景区就出现萧条的景象,有时候根本看不到几个游客,花了巨资打造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近半年的时间变得冷冷清清。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为四面山景区游客包括夏季避暑的老人,很大部分都是江津本土居民,有的一年可能要去四面山几次,取消门票肯定能吸引更多江津本土居民前来消费。二是四面山景区的情况比较特殊,景区里有村民居住,存在走亲访友进出景区的情况,门票就像一道门槛,景区对此种情况比较难管理也容易产生社会矛盾。三是免收门票是政府增进我区民生福祉、推动旅游良性发展的体现,也符合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

三、意见建议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现景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效果,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取消四面山景区门票。目前四面山景区门票的政策是:旺季90/人,淡季60/人,江津区居民享受半价优惠。虽然对淡季的价格作了优惠规定,但是为了四面山旅游业发展得更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就要有足够的诚意,免费向游客开放,如果考虑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暂不宜立即取消门票,那么可以先行对江津区居民免收景区门票,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全面取消门票。

二是加强产业链融合。四面山景区是我区旅游的核心资源,加快推进四面山旅游目的地建设是首要任务。景区要敞开胸怀,通过弱化门票将更多的资源主体吸纳进来,从而带动外围的更大发展。把发展模式由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从而使景区文旅产业要素更齐全、更具产业带动性。弱化门票收入,虽然短期内会影响景区收入,挑战景区管理能力,但从长远来说,可刺激景区经营方多角度探索收益来源,提升门票以外的景区资源吸引力及附加值,有利于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加强景区与乡村发展的融合。推动景区所在的乡村成为旅游度假目的地,打造更多的景区化村庄,带动城市消费和城市人口进入乡村,构建旅游引导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景区应顺应观光经济转向体验经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打好“城市+乡村+景区”组合牌,以促进旅游业复苏、拉动居民旅游消费。

 

办理简述

 

   A

                                                                                                               四管函〔2025〕50号

 

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管理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次会议第02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一、在“门票策略优化”上下功夫

景区门票收入是景区运营的重要资金来源,主要用于完善维护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以及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面取消门票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景区二次消费尚未成熟,取消门票会使景区资金压力增大,影响正常运营;另一方面,取消门票后游客数量可能大幅增加,对景区承载能力、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带来更大考验。

尽管全面取消门票在短期内存在一定困难,但我们正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精细门票策略,扩大受众范围

今年以来,景区围绕特定节点开展了“渝见新春·惠游景区”活动、三八妇女节优惠活动。未来,在确保景区政策运营的前提下,将分阶段推行旅游淡季免票政策,在特殊节点推出免票或优惠活动,提升景区吸引力。        

(二)挖掘多元营收,降低门票依赖

探索多元化收入模式,挖掘二次消费项目。一是丰富美食消费场景,今年已举办第二十届中山古镇“千米长宴”非遗民俗文化消费节活动,集中展示古镇“三绝”等当地美食;四面山镇拟于7月份举办美食烹饪比赛,提升四面山地标菜影响力;四屏镇拟于7月份开展高山双生富硒美食节,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服务度假群体。二是提升住宿附加值,鼓励各酒店民宿推出个性化服务,提升住宿独特吸引力,带动二次消费。三是盘活娱乐消费项目,利用游船观光、珍珠湖旱滑、滚石户外营地等现有体验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吸引游客游玩。

(三)强化区域联动,实现互利共赢

2025年3月28日,四面山管委会与峨眉山景区管委会正式签订《2025年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深化合作协议》,以“游客互送、宣传互推、活动互访、数据互享”为方向深化资源互通。根据协议,2025年全年四川省乐山市市民凭有效身份证可享受四面山景区免门票优惠。

二、在“产业链条融合强化”上出实招

四面山景区的二次消费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业态主要以传统的餐饮、住宿为主,缺乏吸引力的体验式项目和文化产品为强化产业链条融合,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将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加快项目建设,丰富游乐矩阵

于五一长假首开土地岩飞拉达、玻璃栈道项目,推出高空心跳+出游赏景+超值优惠三重玩法,吸引上万人次打卡,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娱乐选择。同时,确保珍珠湖景点旱滑、水滑、小火车、迷雾森林等项目按计划推进,力争早日投入运营。

(二)借势活动营销,打响景区名片

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旅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增加收入。注重节会品牌打造吸引市内外游客参与,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营销态势2025年将持续推出首届全国(江津·四面山)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第三届四面山民宿产业发展论坛、第十八届七夕东方爱情节音乐季、全市纳凉地纳凉季、2025奔跑吧少年全国象棋校际联赛重庆赛区决赛等活动。

(三)聚焦游客体验,升级服务品质

依托四面山国家级5A旅游景区复核评定对标整改,提升景区智慧系统,增加智慧导览、智慧停车、智慧营销、安全监管等功能开展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培训,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从细节处提升游客在二次消费过程中的满意度与体验感加强行业监管和指导工作,规范农家乐、民宿服务标准,推动 “吃住行游购娱” 全链条升级。

三、在“景区乡村融合发展”上求突破

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景区旅游产业发展中作用关键。我们致力于将景区内及景区周边乡村打造成旅游度假目的地,打好 “乡村+景区” 组合拳。

(一)完善爱情环线,促进景村共兴

持续推进“1314”爱情自驾环线建设,途经四面山景区、中山古镇、太和梯田等,将景区的自然景观、独家资源与乡村的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结合,向全国知名爱情自驾环线、都市旅游精品路线目标迈进。做好环线标识标牌、网红打卡点规划,完善道路交通、营地、驿站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并提升环线沿线民宿、酒店、休闲观光、采摘、游乐体验等产业,提升沿途乡村产业多样化,促进景区与乡村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拟于5月20日举办四面山1314爱情环线启动仪式暨1314爱情环线万人自驾首发团活动,组织60余台车辆自驾游览环线,提高环线影响力。

(二)深化农旅融合,助力乡村发展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整合大四面山片区各镇特色农旅主题活动。如中山镇拟举办朝天嘴古寨520山歌会、插旗山徒步登山活动,四面山镇计划开展高山富硒小水果采摘活动、趣源活动、群众文化艺术节等,四屏镇拟推出高山双生富硒美食节、高山冷水鱼垂钓比赛、度假大舞台等活动,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助力乡村发展。

0 人访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