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山镇16名人大代表化身宣传志愿者,深入中山新街、常乐场、太和场等集市,向群众发放殡葬移风易俗宣传册200余册,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治丧新风尚。这是该镇人大代表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中山镇人大代表紧扣“倡导文明殡葬 共筑文明新风”目标,构建“宣传引导+基层治理+规范监管”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殡葬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在宣传层面,代表们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情定中山”微信公众号、“中山镇殡葬移风易俗”渝快政工作群等5大平台,累计刊发公益广告、政策图解、倡议书等26条(次),“进圈入群”发布推送200余条次,实现政务新媒体矩阵精准触达。线下同步开展立体式宣传,利用场镇LED屏滚动播放文明治丧标语2000余条次,在交通要道、聚居点张贴公益海报500余张,依托“村村通”广播每日循环播放方言版宣传音频,累计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基层引导层面,10名镇人大代表主动加入“中山镇殡葬移风易俗宣传队”,走村入户开展“院坝会”“田坎课堂”等沉浸式宣讲20余场,面对面为3000余名群众解读殡葬政策、讲解红白事简办流程,以“拉家常”的方式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培育厚养薄葬、绿色殡葬的文明共识。
在规范监管层面,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监督建言作用,推动全镇7个村(社区)将文明治丧标准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治丧时间不超过3天、随礼金额不超过200元等倡导性规范,为基层治理提供“硬约束”。同时,积极促成镇政府组建9支镇、村(社区)文明劝导队,常态化开展殡葬活动巡查。今年以来,劝导队已成功劝停大操大办宴席3场,制止封建迷信活动2起,实现从“被动整治”到“主动规范”的治理转型。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中山镇人大主席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建立“宣传-监督-反馈”机制,推动殡葬改革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