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社会的重心”。2025年4月,广兴镇以“聚焦民生关切、关注‘一老一小’”为主题,以助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目标,全面开启“履职提升+为民服务”双轨行动。通过培训、宣讲、慰问、调研、问需、解困“六步走”,累计参与代表50余名,覆盖群众10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4条,现场解决问题62项,移交政府2条,架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
充电赋能,人大代表活动日“必修课”锻造硬本领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4月3日,广兴镇人大组织召开第二十二个“人大代表活动日”专题培训会,传达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活动日”的部署要求,明确活动开展形式和重点。同时聚焦代表能力提升,开设“履职必修课”,镇民生服务办公室主任就“一老一小”政策规定进行了讲解,同时就广兴镇“一老一小”建设情况和发展计划作了详细报告,明确提出我镇“一老一小”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呼吁代表们就老人生活保障和儿童心理关爱等问题的解决贡献出人大智慧和力量。
院坝恳谈,人大代表活动日“院坝会”直通民声第一线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此次活动,广兴镇打破传统会场模式,区、镇人大代表下沉村社,以“院坝会”“板凳会”“田埂会”形式与群众围坐畅聊,代表们将政策“硬知识”转变为群众“家常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国家政策尤其是福利政策传达到百姓心中,让有需要的群众知晓政策更能享受政策福利。活动期间,广兴镇累计召开院坝会6场,现场收集问题建议45条,现场回复45条,全部即时回应、现场办结,办结率达100%,以“零延迟”响应机制生动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承诺,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接单”向“主动破题”升级,为破解民生难题、赋能乡村振兴注入民主法治动能,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显著优势。
朝夕守护,人大代表活动日“温情行”守护朝夕幸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代表们化身“温情使者”,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精准关怀,开展“幸福敲门”行动,累计上门慰问老人30人、儿童10人,为老人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30件,同步帮助老人在其手机中存储网格员、社区警察等必要电话号码,以“物质+知识”双保障筑牢养老安全网。向儿童赠送体育器材、文具套装等学习资料10套,用“知识赋能+情感联结”守护纯真笑颜。
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组织代表为行动不便老人开展“四个一”暖心服务:打扫一次房屋,烹制一餐热饭,修剪一次指甲,开展一次谈心,以“微服务”托起“大民生”,将“老有所养”的庄严承诺转化为“送关怀到床头”的生动实践。
同步推进“一小”关爱行动,针对儿童群体开展“学业+心理”双护航服务:组织代表上门辅导课业,以“书桌前的陪伴”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开设心理疏导事宜,通过体育竞技、绘画疗愈等方式倾听成长“心”声,化解焦虑情绪,将“幼有所育”的民生承诺细化为“从学业进步到心灵成长”的全周期守护。
躬身寻策,人大代表活动日“深调研”解锁治理方程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深入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站、村级养老互助点,将“调”的广度、“研”的深度与“用”的效度贯通,以“解剖麻雀”式调研深入基层末梢,累计走访1家中心敬老院,2处社区养老服务站,3个村级养老互助点,镇级养老机构全覆盖,助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新格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实践样本。
4月16日,江津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江津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李仁华,广兴镇人大主席团全体成员,实地调研时化社区养老服务站和社区食堂,了解服务群体数量、餐饮标准、群众需求等问题,对时化社区“养老+残疾人服务+就业帮助”的创新模式表示了肯定,调研发现,时化社区长期为老人提供优惠午餐,餐食荤素搭配合理,服务细致,获得老人一致好评,此外,社区不断为辖区居民尤其是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扩宽创收渠道,提供串花、饰品加工、竹篮编织等业务,传授手工加工技术,并提供代售服务,可为群众增收500-3000元。社区负责人表示,社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是群众满意,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一分,我们的奋斗就多一分价值。
图难于易,人大代表活动日“民声站”升级解忧新路径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接下来,广兴镇人大将继续开展意见建议收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通过“问题清单化、办理协同化、监督透明化”的全链条革新,让“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的治理图景在城乡大地生动铺展。